消費者委員會548期 (2022.06) 測試結果

消委會測試了市面上15款聲稱具有抗菌或防蟎功能的床單和床褥保護套,結果顯示「Mite-Protex」評分最高 5 星⭐⭐⭐⭐⭐

  • 「Mite-Protex」的樣本中能有效抑制 "金黃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 克雷伯氏肺炎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的生長,抗菌表現理想

  • 「Mite-Protex」物理性防蟎效能完全沒有讓塵蟎穿過

  • 「Mite-Protex」不含被歐盟禁用偶氮染料(azo dyes)、不含甲醛(formaldehyde)

  • 「Mite-Protex」經過10次洗濯後沒有嚴重縮水、變色等情況


金黃葡萄球菌可存在於皮膚表面,該病菌會引起疾病包括皮膚、傷口、尿道、肺部和血液感染。耐藥性金黃葡萄球菌一般引致皮膚和軟組織感染,如膿疱、膿瘡、膿腫或傷口感染,感染部位會出現紅腫、觸痛或流膿。

Reference: https://www.chp.gov.hk/tc/healthtopics/content/24/10688.html

克雷伯氏肺炎菌可以在人類,特別是免疫力低弱的個體造成肺炎、尿路感染、菌血症等等感染症。


功能表現測試

功能表現測試包括樣本聲稱的抗菌和防蟎效能,而為了模擬床單日常使用情況及檢視樣本抗菌和防蟎效能的持久性,每款樣本進行抗菌和防蟎效能試驗前,都會按樣本上的護理指示先洗濯10次才進行相關測試。

近8成樣本抗菌表現遜色

現時布料的抗菌技術越來越多,例如在布料表面加上抗菌劑塗層或利用物理方法使抗菌劑混入纖維內部等,抑菌原理是利用抗菌劑破壞細菌的細胞壁,由於細胞內的滲透壓是細胞外滲透壓的20-30倍,當細胞膜因受壓而破裂,便會終止微生物的代謝過程,令微生物無法生長和繁殖。由於一般的布料在沒有任何抗菌技術下或未能抑制細菌生長,因此是次測試只對聲稱具「抗菌」功能的樣本進行抗菌測試。

參考JIS L1902:2015標準中的試驗方法,評估9款聲稱具「抗菌」功能的樣本的抗菌表現(#1至#9)。按標準的要求以金黃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克雷伯氏肺炎菌(Klebsiella pneumoniae)作為試驗菌種。2種菌種的測試會分別進行,實驗室技術人員將試驗菌種分別放於樣本和對照實驗(Control Experiment)的布料上培植,待特定時間後,技術人員會數算存活於樣本上試驗菌種的數量,並和對照實驗上試驗菌種的數量作出比對,以數學程式計算出其抑菌值(Antibacterial activity value)。按JIS L1902:2015標準的要求,樣本和對照實驗試驗菌種數量的抑菌值應達2.0以上,才能定義為有抗菌效能,而抑菌值越高,代表抗菌效能越好。

測試結果顯示,9款聲稱具「抗菌」功能的樣本中只有「Mite-PROTEX」(#1)和「Natural Home」(#2)能有效抑制2種試驗菌種的生長,抗菌表現理想。而「Cottex」(#3)和「J-Tex X Hallmark」(#7)只能有效抑制金黃葡萄球菌的生長。餘下5款樣本,包括「Jadaloo」(#4)、「Simple Ol’Me」(#5)、「HOLA」(#6)、「Cherry」(#8)和「CASABLANCA」(#9)則未能有效抑制2種試驗菌種的生長,當中#9對2種菌種的抑菌值分別只有0.1和0.3,抗菌表現較為遜色。

本會已將相關的測試結果和產品資料交由海關跟進。

全部樣本的防蟎效能皆不俗

「物理性防蟎技術」:在紡織品上壓上膠膜(laminates)、採用微細纖維(microfibers)或以更緊密的編織方法,令纖維間的縫隙或孔洞變得細小,讓床具的結構更緊密以防止塵蟎通過。

為檢視15款樣本的化學性防蟎效能,測試參考國家標準GB/T 24253-2009中的抑制法去進行。技術人員按該標準把塵蟎(Dermatophagoides pteronyssinus)和其食物放在樣本和對照實驗(Control Experiment)的培養皿上,並儲存於特定的條件下。經過14日後,技術人員會數算存活於樣本和對照實驗上塵蟎的數量,比對兩者存活的塵蟎數量以計算樣本的抑制率(Inhibition Rate),從而評估樣本的防蟎效能(anti-mites activity)。根據標準定義(詳情見表一),塵蟎抑制率應達60%以上,才能定義為有防蟎效能,而產品的防蟎效能可按塵蟎抑制率分為3個等級,抑制率越高,代表防蟎效能越好。

由於現時未有關於物理性防蟎效能的國際測試標準,本會委託實驗室進行一項物理測試以了解樣本物料的穿透性從而評估塵蟎是否能穿過床具。技術人員把約3萬隻塵蟎放在以樣本密封的一個容器內,24小時後數算能穿過樣本離開容器的塵蟎數量,以評估樣本的物理性防蟎效能。

測試結果顯示,全部樣本的物理性防蟎效能相當不俗,有10款樣本在測試中完全沒有讓塵蟎穿過,包括「Mite-PROTEX」(#1)、「Natural Home」(#2)、「Jadaloo」(#4)、「Cherry」(#8)、「CASABLANCA」(#9)、「Softiehk」(#10)、「Allergy Care®」(#11)、「HUSH HOME」(#13)、「Vania Bedding」(#14)和「SKYLER」(#15)。其餘5款樣本雖然分別有2隻至89隻塵蟎穿過,但仍具有一定程度的物理性防蟎效能。

本會已將相關的測試結果和產品資料交由海關跟進。

有害化學物質測試:


偶氮染料(azo dyes)是紡織品中應用較廣泛的一類合成染料,常用於多種天然和人造纖維的染色和印花,也可用於油漆、塑料、橡膠等的着色。在酸性環境或特別情況下,偶氮染料會分解而產生20多種不同的致癌物芳香胺(aromatic amines),芳香胺進入人體後有機會改變人體的DNA結構而引起病變和誘發癌症,因此被歐盟禁用。

甲醛(formaldehyde)是部分染料或紡織品的添加劑,甲醛對皮膚、眼睛、呼吸系統都具有強烈的刺激性,亦有機會因與人體內的氨基酸和蛋白質結合而導致癌症。國家標準GB 18401《紡織品甲醛含量的測定》和歐盟法規REACH Regulation,對不同類型紡織品都訂立了甲醛含量的安全上限。嬰幼兒類紡織品的甲醛含量不可超過每公斤20毫克,而直接接觸皮膚類紡織品的甲醛含量則不可超過每公斤75毫克。

參考國際標準EN ISO 14362-1:2017和ISO 14184-1:2011為樣本分別進行偶氮染料和游離甲醛含量的測試。測試結果顯示「HOLA」(#6)布料上的不同印花部分檢出其中一種致癌物芳香胺3,3’-二氯聯苯胺(3,3’-dichlorobenzidine),檢出量由每公斤8.5至12.1毫克,符合歐盟REACH Regulation的要求(每公斤不超過30毫克)。另外,「Natural Home」(#2)檢出每公斤43.1毫克的游離甲醛,符合歐盟的要求(每公斤不超過75毫克)。

洗濯後外觀、尺寸等的改變

紡織品洗濯後有嚴重縮水、變色等情況,除了會直接影響產品的外觀,更會縮短產品的壽命。參考ISO 6330標準,按樣本標示的護理建議,進行10次洗滌及晾乾,然後檢視樣本的尺寸和外觀變化。

經過10次洗濯後,全部樣本皆出現不同程度的縮水,縮水率為0.5%至6.1%。尺寸差異最大的樣本為「Cherry」(#8),長度和闊度分別縮減了6.1%和5.9%。由於床單尺寸需配合床褥尺寸,縮水度太大有機會令床單洗濯後未能完整或穩固地套住床褥,影響其保護作用。「Simple Ol’Me」(#5)的表現最好,在10次洗濯後,長度和闊度只縮減了0.5%。

除尺寸改變外,實驗室亦就樣本洗濯前後的顏色、表面質感等的變化作出評分。10款有顏色的樣本中,有7款樣本在10次洗濯後有較明顯的褪色,包括「Cottex」(#3)、「Simple Ol’Me」(#5)、「HOLA」(#6)、「J-Tex X Hallmark」(#7)、「Cherry」(#8)、「CASABLANCA」(#9)和「Vania Bedding」(#14)。而在5款白色的樣本中,「SKYLER」(#15)在10次洗濯後有輕微泛黃和灰舊的情況。另外「HUSH HOME」(#13)和「SKYLER」(#15)在10次洗濯後表面變得粗糙和出現輕微起毛球的情況,整體表現不太理想。

標籤資料、成分檢視

3款樣本的標示成分與測試結果不符

實驗室利用顯微鏡和化學測試分析樣本的成分,測試結果顯示3款樣本檢出的成分與標示不符,未能符合歐盟法規Regulation (EU) No. 1007/2011的要求:

  • 「Cottex」(#3)測試的實際成分為65.9%萊賽爾纖維(lyocell)、33.8%嫘縈和0.3%聚酯纖維(polyester),但其標示的成分為莫代爾(modal)。

  • 「CASABLANCA」(#9)測試的實際成分為50.4%棉和49.6%嫘縈(viscose),但其標示的成分為60%萊賽爾纖維(lyocell)和40%棉。

  • 「Vania Bedding」(#14)則在訂購平台上標示成分為100%棉,但樣本上沒有標示成分,而測試得出的實際成分為69.8%聚酯纖維,棉的成分只佔30.2%。

本會促請上述樣本的生產商盡快作出改善,並已將相關的測試結果和產品資料交由海關跟進。

1款標示的針數與測試結果差異大

5款床單樣本在包裝上標示其針數,包括「Natural Home」(#2)、「Cottex」(#3)、「HOLA」(#6)、「J-Tex X Hallmark」(#7)和「CASABLANCA」(#9),當中2款樣本(#2及#6)以每平方寸的針數為單位,另有2款(#7及#9)標示每10平方厘米的針數為單位,「Cottex」(#4)則以每10平方寸的針數為單位。另外「Cherry」(#8)只有零售店的標籤和單據上標示針數為1300針,但沒有說明單位,而在產品及其包裝上均沒有標示針數。

測試參考ISO 7211-2(方法A)進行,檢視樣本每平方寸的經線和緯線(warp and weft)的數量,兩者的總和代表樣本的針數。測試結果顯示「J-Tex X Hallmark」(#8)的實際針數和標示的差異較大,該樣本在包裝上標示為每10平方厘米1888針(即約每平方寸479針),但實際針數只有每平方寸302針,差異逾36%。由於市面上不少床單的價格與其聲稱的針數有關,而且太大的針數差異或令消費者有期望落差,本會已將相關的測試結果和產品資料交由海關跟進。

是次研究可見不少產品以每10平方厘米、甚至每10平方寸去標示其針數,或會令消費者誤解樣本的實際針數。國際間已訂立標準測試方法,去檢視紡織品每厘米或每寸的經線和緯線的數量,本會建議業界應按測試結果,以統一的方式去表達其紡織品的針數,令消費者更清楚了解和比較產品之間的針數和紡織密度。